抗“疫”日记:援藏与抗疫,是我宝贵的财富
我是一名老党员,党龄伴随着我的工龄,已走过23年的青春岁月,这一直是我内心骄傲而坚守初心的动力。23年前的我,纯粹、懵懂、生涩,是我身边的入党介绍人、护长、老师一路培养,她们用思想、行动浇灌了我这颗幼苗。我不会忘记已故的优秀党员李侬斌护长,我不会忘记退休多年的吴毅及蔡卫护长,她们这些护理前辈亲力亲为、循循善诱的教导以及对患者的热诚、爱心时时感动着我;而在我成长中期,我又遇到了张小燕主任、陈利芬主任以及成守珍主任,她们对我的信任及教导,更是呕心沥血、无微不至……她们将我培养成了医院最年轻的科护长,最年轻的主任护师。而这一切,让我深深地爱着我们的科室、我们的医院!我希望我像她们一样优秀,一样奉献自我,一样培养更多的优秀护理人才!
2017年9月至10月,我在各级领导、护士们的关心、支持下,到西藏自治区昌都地区边坝卫生服务中心对口帮扶了2个月。边坝当地流传着一句话:“天不怕,地不怕,就怕去边坝。”边坝基础医疗条件相当恶劣、专业技术人才相当匮乏、管理水平相当低下。在病房里,面对随处乱飞的苍蝇、异味熏天的被服、寒风直吹的窗户,我们没有退缩,因为那一张张纯朴善良、性格坚韧的脸胧拉近了我们的距离。为了让格桑花更美,为了让病患更好。我努力建立护理管理的长效机制,对人力资源进行科学管理;更改护理模式、建立安全与质量管理体系,狠抓关键环节的落实;开展新技术及示范、带教、业务查房及危重症护理。当护士说“老师,您来了,我有了真正上班的感觉,我变主动了,我比以前能发现及解决更多的问题,心里有了满足感”,我的心里甚感欣慰。而这一次经历,成为了我的财富,因为我变得勇敢了,变得坚韧了,变得更能体会人间疾苦了……
2020年1月,正当人们憧憬春节的喜悦时,疫情消息扑面而来。春节前夕,我们在护理部成守珍主任的带领下,进入了科室防疫的紧张工作之中。学习培训、制定流程指引、对每个细节进行严防死守,每日日报……在此同时,每天最关注的是疫情实时追踪。习近平总书记吹响了抗疫攻坚战的号角,除夕夜,逆行天使兵贵神速,风驰电掣。这时候,我感动着,突然儿子的一句话,让我又一次果敢起来。他说:妈妈,您为什么不去?是啊,我为什么不去,考虑自己不是重症出身?考虑儿子正面临高考?没有再多的考虑,我马上给领导发了请战的信息。当我真正有机会出战,我内心无比激动。我们也是战士,我的内心无比骄傲。忘不了科室的护长、护士们连夜为我们准备物品,忘不了骆书记慈爱的眼神及坚定的话语,更忘不了肖院长在出征仪式上的深情高歌。战争是残酷的,我的心里不再像去西藏前一样无助。到达武汉深夜,试穿防护服,虽然有窒息的感觉,但我告诉自己必须爱上这一身盔甲。
成为了抗疫病区的护长,我发出了当好队员们的知心姐姐与守护人的心声。第一天深入到病房,我看到了病人渴求的眼神以及内心的徬徨,我看到了护理工作的繁重及无法顾及的凌乱。我们告诉病人,我们是来自广州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国家医疗队;我们告诉其他同伴,我们是国家临床重点专科、优质护理示范病房的护理团队。这既是给队员们打气,也是给自己的鞭策。我们快速整合,科学管理,护士们迅速熟悉病房,严格按照控感要求,整合现有资源对隔离病区进行改造,优化病房管理、工作流程和感染控制制度;实施责任制整体护理,以“我的病人我主管,我的质量我负责”的理念对患者实施全程、全面、系统的护理服务。我感叹自己没有离开中山医,队员们的思想素质、心理素质、业务素质都杠杠的,让我紧绷的弦感觉到温暖、感觉到欣慰。在救危救急的同时,病房成为了有爱有温度的病房,患者的一封封表扬信、一声声感谢声不绝于耳。而我也体会到自身的价值,我笑称自己在病房是打杂的,护士们需要、患者需要、医生需要、工友需要,我都喜欢出现,一起加油,一起努力!
援藏与抗疫,终将是一段历史,一段人生;更是一种精神与情怀,一种意志与磨砺,一份骄傲和自豪,一种担当和财富!我一定会珍惜这种财富!让我们一起奋斗,盼春暖花开,盼战疫必胜!
抗疫一线的同事们
援藏同事
记录人:黄天雯